回答行业、响应行业、指导行业 ——2021第二届青年品牌学者论坛圆满举行

来源:中国商务广告协会

 
2021年8月15日,“2021第二届青年品牌学者论坛暨青年品牌学者论坛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线举行。 来自全国一线高校的80位品牌研究的青年学者共聚云端,以“品牌架构新时代”为主题,共同寻找新时代品牌建设的发展基点。 第二届青年品牌学者论坛理事会也同时选举产生。 本次论坛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品牌发展战略委员会和《国际品牌观察》杂志社主办。
 

 
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李西沙到会祝贺,并发表致辞。他首先肯定了青年品牌学者专注于治学的严谨精神,这是非常难得的。他同时建议:中国的品牌建设存在哪些问题,青年品牌学者论坛要解决什么问题,青年学者们应该心中有数,给出明确回答。因为中国商务广告协会最近的调查表明,行业内对这个根本问题并不清晰,回响也不热烈。这就需要青年学者深入研究,给行业以指导。他勉励学者,社会科学要引导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了品牌时代,需要讲好品牌故事,但是怎么说很重要。 品牌传播要和消费者、社会、产生共鸣和共情。不能自吹自擂。学者的讨论要犀利,直指问题的症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品牌进步。他最后强调,中国已经进入新的时代,社会公平、数据安全、高端制造及其产业链要自主可控,这些都是新变化。 新环境中的学术研究,一定要有新的目标。7青年学者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方向,讲求实效。 为此,学者们应该深刻地认识社会,走进社会。
 

 
《国际品牌观察》杂志社社长、青年品牌学者论坛理事会名誉理事长丁俊杰教授也发表致辞。他指出 青年品牌学者论坛有三大定位:一是学术共同体,二是学问交流群,三是青年学者的家园。他还对“青年品牌学者”这个称谓做出解读。 “青年”,不仅指的是年龄,更是力量和热爱。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未老先衰,可是品牌传播领域内的教材、理论、教育方法都已陈旧,需要青年学者们把最新的研究注入行业,给品牌以活力。 “品牌”,是内容,是本色。青年学者们要专注于品牌研究,从而实现突破。 “学者”,就是以学界为准,这是青年学者们的主阵地。他号召青年学者们:以“青年”之名成为品牌生力军,以“品牌”之名为行业做好事,以“学者”之名成为行业的良心和智库。最后,他强调 青年学者们也要注重自己的品牌打造,只有更高的品牌影响力,才能在品牌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际品牌观察》杂志社总编、青年品牌学者论坛理事会理事长陈徐彬也在论坛发言。他指出,青年品牌学者论坛理事会成员比两年前翻了一番,这说明了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和《国际品牌观察》杂志社两年前决定创立青年品牌学者论坛并成立论坛理事会的初衷,得到了越来越多青年学者的响应,说明了学术界需要横跨产学研的第三方机构搭建的平台。他强调,这个平台属于青年学者,是青年学者学术研讨的开放性场景,只有开放、分享、融通,并借力行业的实践成果,才能不断推动学术进步。他还强调,今后会逐步将论坛打造成品牌性活动,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寻求理论成果的突破,响应行业、回答行业、指导行业!
 
论坛共有12名青年学者共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1. 上海外国语大学顾明毅分享了关于《2025未来品牌研究特别报告》的思考。该报告抽取出过去20年来最重要的营销理论变革,将其与当前实证研究联系在一起提供对新兴营销机遇、需求和品牌遭遇到限制的观察。在分享中,他为大家介绍了互联网价值创新下“品牌”和“市场营销”的最新定义,阐释了全触点下广告与营销的一体化。他指出,未来品牌所面临的智能化挑战体现在“内容资产”运营的认知效率竞赛上。而未来品牌的研究序列将聚焦于用户价值创造、未来挑战力、企业营销贡献、数字化形态、新品牌联结、品牌指标集这六个层面。
 
2. 厦门大学陈素白以《热播剧如何引发价值共振和情绪感染? —受众分享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为主题,基于SOR理论模型框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与情绪感染理论视角,系统解读个体受众在热播剧观影行为产生的认知反应,会如何影响后续的分享行为。她剖析了外部情景因素到受众分享意愿的五条重要中介路径,并将情绪易感度作为调节变量,强调了情绪的价值。
 
3. 中国传媒大学王昕从《智能时代的广告价值与未来格局》出发,从四个方面深入思考:四十年广告驱动元素变迁、技术元素驱动下的矛盾与踌躇、广告活动的连接价值和实践表现、智能时代广告的未来格局。过去,广告行业在“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基础上找到有效方法和路径,现在广告行业需要“实现价值”的新思维。 “实现价值”存在于泛在化网络中的适度传播、个性化推荐中的类型化连接、从场景和流量中还原“人”、从碎片化泛在中构建完整品牌。
 
4. 安徽师范大学吴来安分享了《从“形象广告传播”到“国家品牌塑造”的期待——基于国家形象广告“说服”策略的框架分析及思考》的主题报告。她通过对中国现有国家形象广告的考察,分析我国当前国家形象广告出现的困境和存在的不足。她介绍,现有国家形象广告的“文化特色尚未形成、媒介呈现亟待创新、话语体系亟待建构”。未来,如若能建立“兼容并包、共识共赢”的话语体系、打造“智能精准、互动多元”的传播方式,并创制“中国特色、国际表达”的传播内容,就可以适应媒体不断变革的复杂背景,打破跨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壁垒,实现从“形象广告传播”向“国家品牌塑造”思维的转变。
 
5. 武汉大学廖秉宜报告主题为《短视频行为定向广告用户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用户使用短视频媒体,加之行为定向广告的普遍运用,短视频行为定向广告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广告常见的广告形式。通过研究短视频行为定向广告用户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短视频广告市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他依据说服知识模型、广告价值模型、调节定向理论三种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并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得出了一些有益于短视频广告的建议。
 
6. 沈阳工业大学田宇通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扶贫的效果研究》,展示了疫情期间电商直播助力乡村脱贫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电商直播助力乡村脱贫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且 从机遇、方式、机遇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对乡村脱贫的效果 。  
 
7. 华中科技大学于婷婷则以《网络零售企业社会责任(CSR)现状与展望》为主题,分享了她一直以来在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她从三个方面概要性地展示了研究成果,包括国内网络零售企业社会责任(CSR)履行情况、网络零售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新角度,以及对良好电商生态的展望。在研究中,她提出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要在对所有者负责、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还要对员工、用户、伙伴、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方负责,对环境及子孙后代负责,追求可持续发展。 ”
 
8. 辽宁大学魏宝涛以《品牌营销类爆款短视频创意传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及对策》为主题,说明了短视频思维在目前品牌营销类短视频创意传播中还没有得到足够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存在诸多问题, 如缺乏系统、有规划的、前后一致的品牌营销类短视频系列成品; “人格碎片”参数设定经常出现游离,同时“黄金3秒原则”不能有效贯彻与执行,导致短视频作品的完播率较低; “强互动”环节还需深度提升; “轻体验”还需要深度加强和展现 。
 
9. 中央民族大学王斌爆火的“蜜雪冰城”广告片为切入点,思考以“蜜雪冰城”为代表性的沙雕广告 ,仅仅是一种“偶得”还是有其内在规律,是创意届的“一阵风”还是一种趋势问题。
 
1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水以广告行业正当性话语建构作为分析切口,梳理当前以广告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广告业在论证自身正当性时所采取的话语策略。
 
11. 广西大学黄海珠重点介绍了中国脱贫攻坚短视频在YouTube的传播分析和都市言情类网络文学作品中品牌植入对读者品牌态度影 响 。
 
12. 吉利学院杨漾从江山娇话题出发,发现舆论环境、网络环境、受众群体集团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重点表现公众的群体极化,有着很不一样的舆论环境,这给商业传播等方面带来深刻借鉴意义。
 
青年学者发言后,丁俊杰老师进行了总结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论坛发言的质量。 “目前高品质的学术平台较少,很多会议以学术研讨之名,却偏离了学术探讨。今天的论坛很‘纯粹’,青年学者们的发言不是‘站台’,保证了论坛的公正性、独立性,这是学界需要努力的方向。 ”他还强调此次论坛特别有“研究味”。有人评判 “广告无学”,但是此次论坛青年学者的学术规范意识很强,提出的都是真问题,相信这一代青年学者会改变这种状况。他还对青年学者提出四点建议: 一、抓住主要研究方向,有定力,有目标,不要盲目跟随,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二、此次论坛定量研究居多,缺少行业大方向的研究,要多着眼于行业。三、不要画地为牢,就广告而广告,就品牌而品牌,广告和品牌是多学科支撑的应用型领域,要打开眼界。四、中国广告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可以在新旧转化上有所探讨。
 
最后,论坛公开选举出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
 
附:第二届青年品牌学者论坛理事会成员名单
 
名誉理事长 
丁俊杰 《国际品牌观察》杂志社社长、青年品牌学者论坛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理事长  
陈徐彬 《国际品牌观察》杂志社总编、青年品牌学者论坛理事会理事长
 
副理事长
林升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教授
陈素白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院长,教授
李华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副院长,教授
廖秉宜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
王昕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秦雪冰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副教授
 
常务理事
林升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教授
陈素白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院长,教授
顾明毅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
廖秉宜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
马澈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副教授
李华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副院长,教授
王昕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刘庆振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秦雪冰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副教授
赵新利 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 院长,教授
王树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副教授
佘世红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吴来安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
范小青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王斌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邵华冬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副教授
 
秘书长
杨猛 《国际品牌观察》杂志社主编
 
轮值秘书长  
田宇  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副教授
 
理事会成员(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1. 安琪 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 讲师
2. 鲍立泉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副教授
3. 陈广耀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4. 蔡菁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讲师
5. 陈辉兴 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讲师
6. 陈娜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副教授
7. 陈素白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院长,教授
8. 陈衍鸿 厦门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副教授
9. 褚殷超 山东体育学院体育传媒与信息技术学院 副教授
10.杜艳艳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副教授
11.范小青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12.冯丙奇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教授
13.公克迪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 副教授
14.顾明毅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
15.谷虹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16.何志荣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副教授
17.胡菡菡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
18.黄海珠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19.黄杰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讲师
20.黄秀莲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副教授
21.蒋诗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讲师
22.李华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副院长,教授
23.李连璧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
24.李翔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讲师
25.厉国刚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26.廖秉宜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
27.林升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教授
28.刘佳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
29.刘洁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30.刘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副教授
31.刘庆振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32.刘彦宏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33.马澈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副教授
34.钱珺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
35.秦雪冰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副教授
36.邵华冬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副教授
37.佘世红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38.沈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讲师
39.史学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40.宋红梅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副教授
41.苏涛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副教授
42.苏文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助理教授
43.汤晓芳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44.田宇 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副教授
45.汪永奇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副教授
46.王斌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47.王成文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讲师
48.王昉 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讲师
49.王海燕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讲师
50.王惠蓉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原文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51.王佳炜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52.王树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副教授
53.王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讲师
54.王婉如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讲师
55.王昕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56.王忠 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副教授
57.魏宝涛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58.魏加晓 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副教授
59.吴迪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讲师
60.吴来安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
61.谢佩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
62.徐同谦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63.薛媛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副教授
64.杨漾 吉利学院人文学院 副教授
65.姚利权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副教授
66.于婷婷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副教授
67.于晓娟 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副院长, 副教授
68.袁潇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副院长,教授
69.曾琼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70.曾智 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声商学院 教授
71.张驰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讲师
72.张姮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讲师
73.张丽君 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教授
74.张庆园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75.张学伟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助理研究员
76.赵新利 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 院长,教授
77.郑蓓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讲师
78.周丽玲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79.朱江丽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
80.邹文兵 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相关新闻 点击查看»